自2016年通用航空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以來,民航局和國家相關部門一系列政策紅利的釋放推動通用航空業始入了快車道。廣西通用航空也沐浴在政策的陽光下,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獲得了多項突破,但喜中有憂,快中有愁。 一、廣西通用航空發展的現狀 目前廣西地區有6家通用航空公司,2個頒證的通用機場,專業人員115人,各類航空器39架(主要以C172R、DA42、C90GT、R44、BELL407等機型為主)。在過去的2018年,廣西6家通航公司完成飛行共計2.5萬小時,同比增長9.5%,約占全國通航飛行小時的3%左右。開展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私商用駕駛員執照培訓、空中游覽、空中廣告、農林噴灑、森林消防等傳統作業和培訓領域。另據不完全統計,外省通航企業在廣西地區開展涉及空中游覽、航空攝影、航空增雨、森林消防、空中巡查、海洋監測、電力巡線和科學實驗等經營項目,年飛行約7000小時。 二、廣西通用航空發展存在的問題 當前廣西通用航空的主要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起步晚、發展慢、規模小 多年來廣西通用航空沒有本土注冊的通用航空公司,2009年珠海中航飛行學校的前身(深航鯤鵬飛校)將主運行基地遷至廣西梧州機場,廣西才有了第一家常駐運行的通航企業。2013年才有了第一家注冊地和主運行基地在廣西的通航企業--廣西廣聯通用航空有限公司。2018年才有了頒證的通用機場--桂林榕江直升機場和桂林陽朔高田直升機場。全區只有6家通航企業,2018年凈增企業僅1家,飛行小時同比增長9.5%,而同期全國通航企業總數達到423家,2018年凈增58家通航企業,飛行小時同比增長12.4%。廣西通航無論在發展速度,還是在發展規模上均處于全國落后水平。 (二)基礎設施供給不充分不平衡 目前廣西有7個運輸機場,其中南寧、柳州、百色屬于軍民合用機場,公共航空運輸、軍事航空、通用航空對空域都有使用需求,在公共航空運輸和軍事航空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機場保障能力跟不上發展速度的問題日益凸顯,很難滿足通用航空的需求。且廣西地區運輸機場多在南寧-柳州-北海一線以東,西部只有一個百色機場,機場分布不平衡。僅有的2個通用機場都在桂林地區,且均為直升機場,不能很好地滿足通航企業需要。廣西地區一定程度上還存在通航飛機“沒地方?!钡木骄场?br> (三)業務發展不平衡 目前廣西地區通航企業開展的業務95%是私商用駕駛員執照培訓,由中航飛校獨家完成;3%為空中游覽,由展卓通航和桂林通航完成;1%為航空噴灑,由展卓通航完成;剩余不足1%的業務包括通航包機飛行、空中廣告、空中巡查、科學實驗、空中拍照等項目。可以看出業務開展多在傳統飛行培訓和作業領域,通航新興領域涉足不多,且作業量高度集中在中航飛校一家身上,發展極度不平衡。 (四)沒有形成促進通航發展的合力 為促進廣西通航業的發展民航和地方政府均出臺了多項政策,如民航行業政府出臺了通用機場規劃,推出了通用航空籌建指南,聯合工商局解決了企業注冊難題,大力開展了通用航空宣傳。地方政府出臺了促進廣西通航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了通用機場規劃,推進通航重點項目等多項政策和措施。但是這些政策和措施之間缺乏協同配合,參與主體也不全面,局限于行業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出現了“碎片化”的政策供給,最終沒有形成發展的合力,進而推動廣西通航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廣西通用航空發展的建議 (一)強化引領,建立廣西通航業跨部門合作協調機制 縱觀當前我國通航業的發展,強有力的政府引導和市場配置資源是同等重要的,由于通用航空具有準公共性,在廣西這樣的經濟發展中地區,更需要政府的引導。應在更高層次上建立由自治區政府牽頭,民航行業政府、軍方、機場管理機構、空管部門、通用航空企業、服務保障企業等多元主體參與的廣西通航業跨部門合作協調機制。明確各方合作協調的職責,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制定廣西通航發展多層級戰略目標,為多元主體參與跨部門合作指明前進方向。建立定期會商和信息共享機制,讓多元主體之間廣泛地進行信息交流和互通,共同會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協調出臺更加“接地氣”的促進通航發展的政策。建立跨部門合作的績效考核體系、指標體系,簽訂績效協議,獎優罰劣,保證跨部門合作的質量。開展通航培訓和通航文化宣傳,在更廣范圍內形成發展通航的價值認同,讓更多的人民群眾了解通航,喜歡通航,參與通航。 (二)揚長補短,提升通航保障能力 廣西現有運輸機場7個,還有1個在建的玉林機場,機場數量上相對較多,布局上雖不平衡,但也基本覆蓋了廣西主要地市,除南寧機場飽和運行,主要保障短途運輸、公務飛行和少量作業飛行外,其他機場均具備保障通航的良好條件。應緊緊抓住這一長處,強化完善現有運輸機場保障通用航空的能力,在機場新改擴建時留足通用航空保障設施和區域。通過政府投資、社會投資、公私合營(PPP)等多種模式加快廣西通用機場的建設步伐。重點推進伶俐、巴馬、北海、樂業、大明山等在建和列入規劃的通用機場項目。對現有通用機場通過扶持政策,讓其進一步擴大通用航空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能力。積極支持和美通航美麗南方、廣聯通航三塘起降場地建設成為通用機場。創新軍民融合方式,探索廣西部分軍用、警用機場增加通用航空設施,對通航開放使用。通過以上多種方式來補齊廣西通用機場不足的短板,讓飛入廣西的通航飛機“停的下”。 (三)因地制宜,走差異化發展的路子 因地制宜,發揮廣西的比較優勢,走差異化發展的路子。針對廣西山清水秀,旅游資源豐富的特點,大力發展低空旅游項目。針對廣西山區、海島多,邊遠地區人民出行不便的情況,通過財政補貼、實施基本航空運輸服務等政策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短途運輸,滿足邊遠地區人民乘坐航空出行的需求。針對廣西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一帶一路起點之一,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地帶,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等區位優勢,開發“短途運輸 旅游”、“短途運輸 公共航空運輸”的新產品,滿足人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探索通用航空發展的新模式。針對廣西人力資源豐富,用人用地成本較低的優勢,探索開展勞動密集型和土地消耗大的通航項目如飛機維修、飛機拆解、通航物流集散中心等。針對廣西地區低空空域條件好、可飛天數多的特點,進一步發展壯大飛行駕駛員執照培訓項目。針對廣西是全國農業大省,無人機植保需求大的情況,一方面鞏固傳統農林噴灑作業,另一方面積極推廣無人機植保項目。針對廣西海岸線長,沿海港口多的情況,積極發展直升機引航作業,提高船舶進出港效率,助推地方經濟快速發展。 (四)以點帶面,實施重點突破 廣西通用航空發展的道路千萬條,但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應結合實際,集中力量,在傳統優勢領域和熱門新興領域進行重點突破,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形成頭雁效應。實施“三個一”戰略,即建設一批示范通用機場,培養一批通航龍頭企業,上馬一批通航試點項目。大力推進在建通用機場的建設進度,扶持通航企業自用起降場地盡快升級為可為社會服務的通用機場,積極推動軍用、警用機場軍民融合試點,盡快形成服務通航能力。積極支持區內飛行駕駛員培訓學校不斷發展壯大,支持空中游覽企業穩步發展,把廣西建設成為飛行培訓的搖籃,空中游覽的樂園。組建或引進通用航空短途運輸企業,大力推進通用航空短途運輸,使其惠及更多的人民。積極爭取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短途貨物運輸、短途低危危險品運輸、無人機物流、低空旅游、軍民融合等領域開展試點。借助試點,大膽探索,大力創新,走出一條符合廣西實際的通用航空發展之路來。(作者:李東一 單位:民航廣西監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