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現代化戰爭時代,對海方向的戰斗已不再是水面艦艇亦或是潛艇的明爭暗斗,空中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航空母艦攜帶的艦載機以外,全球主流大型兩棲登陸艦、驅逐艦、護衛艦等都有攜帶艦載直升機。艦載直升機真正獲得大發展的時代是二戰后,其功用也逐漸被開發,承擔起更多的任務類型。它們機動靈活,在海上有很強的機動性與及時性,以艦艇為起降平臺更能彌補陸基飛機的航程不足,因此艦載直升機廣受世界各國海軍的青睞。中國直升機發展道路起步相對較晚,艦載直升機也因此發展受限,近些年隨著直20等直升機的出現,中國艦載直升機力量大幅提升,但依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直20 圖片來源:航空工業 為了更好了解艦載直升機,首先我們來看看艦載直升機執行的典型作戰任務。反潛反艦是艦載直升機最主要的一項任務。反潛任務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搜潛,二是攻潛。搜潛一般又通過兩種類型的設備進行搜索;即是機載設備和吊放聲納設備或浮標。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反潛直升機的發展剛剛起步。受限于當時直升機發動機功率限制,當時的艦載反潛直升機如美國的SH-3“海王”、前蘇聯的卡-25等只承擔搜潛任務;這是因為機載反潛設備相對較重,消耗的電力能量多,無法攜帶攻潛的武器,因而任務種類較為單一。隨著技術的發展,艦載直升機的體積越來越大,發動機功率越來越高,雷達、聲納、磁力探測儀、紅外探測儀、光電設備等都是搜潛任務的有力幫手;攻潛任務也逐漸成為艦載直升機的活兒。攜帶有反潛魚雷、深水炸彈的艦載直升機日益成為主流。這使艦載直升機在反潛領域更加專業全面。在反艦方面,艦載直升機對一些小型水面艦艇識別查證外,同樣也擁有對其致命一擊的能力。在英阿馬島戰爭中,首次參戰的英國“海山貓”直升機,憑借其強大的掛載能力,就擊沉了阿根廷的潛艇,為英國在馬島戰爭中的反潛作戰首開紀錄。 “山貓”HAS.3GM 除了反潛反艦任務外,空中預警也是艦載直升機的重要任務項目。相比于水面艦艇本身自帶的雷達,艦載直升機除了可以擴大探測預警范圍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艦載直升機可以有效解決艦載雷達的盲區問題。受制于雷達波束和地球曲率的影響,艦載雷達會在低空范圍內產生雷達盲區,這就會給敵人可乘之機。又是英阿馬島戰爭,阿根廷的兩架“超級軍旗”戰機就是利用低空雷達盲區,運用超低空突防的戰術方式,用“飛魚”導彈擊沉了英國“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反潛反艦、空中預警、布雷掃雷等任務外,后勤補給任務也是不容小覷。尤其是對航母戰斗群的補給。空中、海上、管道三種方式構建起立體的補給網絡,來維系整個戰斗群的運行。 說完了艦載直升機執行的任務類型,我們再來聊聊它和一般的陸基直升機的不同之處。首先就是發動機功率要大。海上風浪大,再加上船體晃動和起降場地小的原因,意味著直升機要有強大的操控穩定性和動力來克服這些問題,與此同時盡可能地多搭載設備或武器也要求了艦載直升機最好是個“大力士”。其次為節省空間,旋翼和尾梁的可折疊也是艦載直升機的一個特點。長期海上作業,飛機的防腐蝕處理也是要優于一般的陸基直升機。為滿足小場地起降和加強機體穩定性,起落架布局在一些直升機的艦載版和陸基版也會有不同。 我國海軍也需要MH-60這樣的多功能通用機型 那么解放軍現階段的艦載直升機力量如何呢?如前文所講,解放軍在直升機上本身起步和技術都相對晚,所以艦載直升機領域也并非我們的長處。直9一直以來扮演著驅護艦上主力艦載直升機的角色,可以說直9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有無的問題,是艦載直升機尤其是反潛艦載直升機從零到一的跨越。隨后的升級中,直9也換裝了更為先進的雷達、聲納、航電等設備,對反潛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直9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小。它的機體尺寸先天決定了它無法塞入更大的機載設備,無法掛載更多的武器,作戰半徑也不盡人意。 上世紀九十年代引進的卡-28直升機將解放軍的艦載直升機水平提上了一個臺階。數量限制和相對落后的技術讓解放軍在21世紀面臨著無機可用的尷尬。近些年廣泛曝光的,以直8為原型改進的,直18的預警版本和反潛版本廣受關注,搭配071、075或是航母使用大大提升解放軍反潛能力。直20則逐漸出現在了驅護艦和075上,作為一款10噸級的通用戰術直升機,可掛載武器,可運兵,可反潛,可預警,根據任務需要靈活布置。動力強,機體尺寸適中,作戰半徑大都讓直20馬上成為了解放軍艦載直升機的明星。當然,解放軍在艦載直升機也有很多空白亟須填補。比如類似于美國“海上種馬”系列這種大型運輸直升機是解放軍缺少的;還有現階段075也缺少合適的利劍,也就是類似卡-52這樣的重型武裝直升機。你認為解放軍艦載直升機發展還有哪些短板呢? 今年,新型艦載無人直升機AR-500CJ首飛成功,為今后艦載直升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思路與方向。面對未來戰爭,艦載直升機會扮演什么角色呢? 歡迎大家對這兩個問題在評論區和小編一起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