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在宜昌機場進近過程中,國航一架航班和海航一架航班有沖突,塔臺優先讓海航飛機落地。為了安慰國航機組,也為了讓國航航班早一點落地,塔臺(小機場進近塔臺只有一個)又指揮國航飛機“直接加入長五邊”,國航機長有點小怨言,口氣非常不好的問“長五邊到底多長?”
![]() 所有飛機都停止報話,在等著這個迷離的答案,塔臺的女管制員沉默了30秒后,主任拿過話筒說“整個五邊都可以加入”。 有學員也來問我說:以前在航校訓練飛行的時候,也常收到塔臺給出的“加入短五邊”的指令,當時礙于面子又不好意思問短五邊到底有多短,大多都跟著教員指令對著五邊五海里的位置飛。但是準確的短五邊建立的報告點在哪呢? 1 ICAO標準 首先,長五邊和短五邊并不是飛行員和管制員口中的隨意用語,是ICAO的標準通話用語。 在陸空通話中,我們也會常聽到外航飛行員報告說: “Long final, airfield in sight” “Short final, request wind check” 在進近中,飛行員會聽到這樣的指令: a) MAKE SHORT APPROACH; 做短五邊進近著陸; b) MAKE LONG APPROACH (or EXTEND DOWNWIND); 做長五邊進近著陸(或延長的第三邊); c) REPORT BASE (or FINAL, or LONG FINAL); 報告第四邊(或第五邊,或長五邊); d) CONTINUE APPROACH [PREPARE FOR POSSIBLE GO AROUND]. 繼續進近(準備可能的復飛)。 查詢ICAO DOC4444 PANS-AIR TRAFFIC MANAGEMENT中我們可得知:
![]() 這里注解: The report “LONG FINAL” is made when aircraft turn on to final approach at a distance greater than 7 km (4 NM) from touchdown or when an aircraft on a straight-in approach is 15 km (8 NM) from touchdown. In both cases a report “FINAL” is required at 7 km (4 NM) from touchdown. 2 結論 通過ICAO標準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長五邊:當航空器在距接地點 7 公里(4 海里)以上轉向第五邊時,或當直線進近的航空器距接地點 15 公里(8 海里)時,報告“long final (長五邊)”。 2.五邊:在以上兩種情況下,航空器應距接地點 7 公里(4 海里)時報告“FINAL(第五邊)”。 3.短五邊:根據ICAO文件,以此推理,“short final”就是指航空器在距接地點小于 7 公里(4 海里)時做的報告。 注:我們在此討論的這個話題并非“五邊盲降/航道建立報告點”,請不要和此混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