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相關知識匯總 一、中國航天發展 (1)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明朝的萬戶 14世紀末期,明朝的官員萬戶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后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的行為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促使人們更努力的去鉆研。 (2)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成功升空。成為了中國航天 發展史上第一個里程碑。 (3)載人航天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二、航空“三步走” 第一步是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將航天員安全地送入近地軌道,進行對地觀測和科學實驗,并使航天員安全返回地面。隨著我國第一名航天員楊利偉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歷史性突破、即第一步的任務已經完成。 發射任務發射場/時間航天員相關考點 神舟一號酒泉1999年無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使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神舟二號酒泉2001年無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 神舟三號酒泉2002年無第二艘正樣無人飛船 神舟四號酒泉2002年無第三艘正樣無人飛船,除沒有載人外,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完全一致 神舟五號酒泉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楊利偉①我國發射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②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楊利偉成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③返回內蒙古主著陸場 第二步是繼續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完成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在突破這些技術的基礎上,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間工程系統。發射神舟六號,即標志著中國開始實施載人航天 工程的第二步計劃。2019年7月19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圓滿完成任務返回地球指定位置,第二步任務已經完成。 神舟六號酒泉2005年費俊龍聶海勝完成了“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任務 神舟七號酒泉2008年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①于2008年9月27日進行出艙活動,完成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②翟志剛是第一位出艙活動的中國人 天宮一號酒泉2011年9月29日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第一個目標飛行器②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③中國邁入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 神舟八號酒泉2011年11月1日無①中國首次進行交會對接航天飛行任務(與天宮一號進行無人交會對接)②中國“三步走”空間發展戰略中建造空間站的重要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