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紅色星空 ▲維珍銀河太空船二號起飛 1942年,德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導彈V2火箭,為人類航天先驅者提供了技術設想。此后僅過了15年,蘇聯就用P7導彈改造的火箭將人類送入太空。從此,火箭成了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途徑,也可以說是唯一途徑。航天飛機短暫的崛起又衰落,SpaceX的返回式火箭賺足了熱點。然而火箭終究是高成本低收益的手段,如何送更多的人上太空,如何讓上太空變得像坐飛機觀光一樣簡單,馬斯克沒做到,另一個土豪卻做到了,他就是維珍航空的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 ▲太空船由雙身飛機Eve搭載起飛,并在空中釋放 維珍航空的目標是太空觀光,因此選擇了更加理論的途徑——改良版的航天飛機。思路其實很簡單,用飛機把宇宙飛船送到12千米的高度,然后點火飛上90千米的太空。相比于航天飛機,這樣做的好處是飛機與宇宙飛船全部都可以自主降落,每次發射的消耗被壓縮到很小。上周,維珍銀河宇宙飛船做了四次試飛試驗,最高的一次是飛到了超過海拔90公里的高空。美國宇航局將太空定義為80公里高,而國際承認的做法是地球與大氣層的分界線,海拔100公里高的卡門線。以通用標準看,維珍銀河號還差一點才能算到太空,不過相比這點差距很容易就能被彌補,有了從零到一的突破,從一到二就簡單多了。 ▲維珍銀河號點火飛入太空 2014年,維珍的首艘太空船維珍銀河號墜毀,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然而僅過了四年,維珍銀河二號就成功的飛到了太空,這其中有維珍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更多的還是因為他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有人對類似飛行器做了相關驗證,并將其命名為跨大氣層飛行器。1986年,美國X30首次使用超音速火箭沖壓發動機飛到太空,然而成本還是高居不下。當然,美國軍費那不叫錢,更何況是外加了NASA的預算。2014年,美國空天飛機項目最新版X37B試飛成功,X37B的思路仍是火箭助飛——滑翔降落,實際上可以看做小型化的航天飛機,尚且不是空天飛機,因此不可能出現民用版。 ▲美國空天飛機試驗 總結下來,降低成本無外三點,一是減少燃料消耗,二是完全重復使用,三是簡化起降程序,減少維護費用。目前SpaceX做到了第二點的一半,成功回收一級火箭,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把成本降下來,并且SpaceX反而成了燒錢大戶,堪稱世界上燒錢燒最狠的"創業公司"。在上周的第四次試飛中,飛船還帶了從NASA挖來的首席宇航員指導員Beth Moses,用于收集數據并完成太空艙人工驗證。也就是說,這次試飛相當于試載客了。維珍老板布蘭森表示,真正的觀光之旅將會在2020年啟動,并且自己將會成為第一批搭載維珍航空二號進入太空的乘客。目前維珍銀河給出的座位定金預付款為25萬美元,已經有700多人預定,不知道想探索星辰大海的你攢夠了錢沒有。 ▲維珍銀河老板布蘭森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游戲,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