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之一,是培育競爭新優勢、打造增長新引擎、開辟產業新賽道、增強發展新動能的戰略選擇,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強國建設的關鍵力量,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落實國家戰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低空經濟產業鏈條長、應用場景廣、帶動能力強且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在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基礎上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新型低空生產服務方式,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技術賦能,與更多經濟社會活動相結合,開辟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顯著提高了經濟社會活動效率和用戶體驗,形成了一種容納并推動多領域協調發展的極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綜合經濟形態,具有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征。近年來,低空經濟在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居民消費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通過不斷突破創新,兼具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未來產業的重要作用,在拉動有效投資、創造消費需求、提升創新能級等方面潛力巨大,是推動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交通強國的重要支撐,對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增進民生福祉,為滿足人民生產生活需求提供新供給。低空經濟廣泛應用于基礎設施巡查、應急救援、城市巡邏、森林防火、醫療救護等公共服務領域,通過數據共享構建便捷高效的一體化治理體系,有效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重要手段。低空經濟對固定基礎設施依賴低,影視航拍、空中游覽、消費娛樂等應用場景的拓展帶動了文旅、體育等產業快速發展,普通大眾的航空消費門檻大幅降低,對促進居民消費升級效果顯著。隨著低空飛行活動應用場景向城市空中交通等領域拓展,無人機物流配送、低空運輸等將進一步改善城市貨物流通和人員往來的交通條件,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為共同富裕和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新的有利條件。 豐富民航業態,為譜寫交通強國建設民航新篇章提供新途徑。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無人駕駛航空新業態,逐漸成為民航業與相關產業交融互動的重要平臺,將顯著提升民航業的戰略承載力、影響力、帶動力。一方面,通過新技術應用、新業態拓展、新模式創新,促進傳統通用航空產業迭代升級,進一步補齊傳統通用航空發展短板,為我國通用航空業發展提供新動力;另一方面,無人駕駛航空較傳統通用航空具有低成本、低門檻等優勢,豐富了高效出行、物流運輸等航空消費場景,拓展了航空市場服務空間。低空經濟依托航空與數字技術融合,加快民航數字化轉型和管理模式重塑,驅動民航產業組織方式、運行管理模式、安全監管體系等由人工管理向智能管理“躍升”,推動民航實現高質量發展。 賦能航空制造,為關鍵技術創新應用提供新空間。低空經濟創新驅動特征明顯,與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導航、衛星互聯網、5G、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深度融合,對產業經濟格局重塑作用強,越來越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角逐的新領域。發展低空經濟有利于充分發揮我國技術和產業優勢,加快在民用航空領域的技術突破和應用創新,推動傳統通用航空在材料、設計、制造等領域實現轉型升級,扭轉傳統通航制造技術落后局面,推動我國在全球航空競爭中實現“換道超車”。當前,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信息、通信技術、先進制造等領域成為全球技術產業競爭的新前沿,發展低空經濟有利于發揮我國應用場景廣、市場規模大的優勢,為新技術的融合創新創造新的市場空間,為我國在關鍵領域實現技術和產業鏈自主可控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系中國民用航空局黨組書記、局長) 來源《學習時報》 策劃制作 韋一茜 編輯 秦文競 王瑤 徐吉歐 二審 張瑩 楊春凌 王塬鈞 三審 陳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