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美國軍方以及美國政府,對中國搶先試飛六代機的消息不做評價。別看美國各大主流媒體整齊劃一地對“中國六代機”保持沉默,但是在美國的軍事圈,尤其是資深的軍迷和軍事專家當中,六代機首飛這件事,無疑是核彈級別的新聞。 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美國的軍迷,以及一些軍事專家,對于有關六代機的話題,可以說是語無倫次,什么樣的反應都有。 最常見的就是繃不住面子,甚至可以說是破防。六代機為什么沒能在美國首飛,而是先出現了太平洋彼岸的中國?他們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強烈的批評,對美國的戰機研發流程,美國的體制,研發企業的能力,甚至是美國空軍以及美國政府提出質疑、失望和憤慨。 另一種較為常見的表現,是直接否認中方最近試飛的兩款新一代戰斗機是六代機。將它們定義成重型攻擊機、戰區轟炸機或者是戰斗轟炸機,甚至連戰斗機的身份都不愿意給。話里話外,暗示真正的第六代戰機,還要等美國空軍來推進。 還有一些美國人操弄起了定義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就宣稱他們研制的B-21戰略轟炸機就是六代機,因為它運用了一些六代機的概念以及部分技術,這顯然就有些指鹿為馬了。 (B-21確實運用了大量先進技術和新概念,但把它定義為六代機就過分了) B-21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是一種純粹的轟炸機,要讓它參與空中作戰也不是不行,有點參與感也不難。但要說讓它去挑大梁,充當一個空中作戰的主力平臺,那就是在開玩笑了,畢竟B-21甚至都不能超音速飛行。 最離譜的是美國有些輿論認為,中國人搞六代機沒什么了不起的,美方可以直接搞七代機,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車。這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啊?曾幾何時,國內軍迷也喊出口號,要在技術上跨越式發展,對美軍實現彎道超車。 那么問題來了,美方既然喊出了要研發七代機的口號,那什么才是七代機呢?要知道,中方雖然已經開始試飛新一代戰斗機,但其實大家對于第六代戰機要具備怎樣的標準,依然還有爭議,目前只是形成了一個模糊的共識。 (美方有人喊出要直接研發第七代戰斗機) 比如六代機不能有垂尾,應該實現全向隱身,航程、載彈量和起飛重量要比五代機更大,需要使用變循環發動機等新概念動力系統。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概念依然在討論當中。 美方喊出要研發七代機,是因為他們真的形成七代機概念了嗎?顯然沒有,美方對六代機的認知依然處在摸索階段。這個從NGAD項目的發展中就不難看出,該項目從2019年全面投入研發,到2024年7月份宣布終止,美國空軍對六代機該怎么搞都犯迷糊呢,更遑論是傳說中的七代機了。 這里又引申出一個概念,那就是戰斗機的劃代,它其實并不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情。 戰斗機劃代最早由美國空軍提出,因為他們必須向國會,政客和公眾證明,新戰斗機項目要比之前的所有戰斗機都更先進,于是就對空軍的戰斗機進行一個分代。讓外行人能直觀地感知,不同年代戰斗機之間的強弱之分。 (F-22曾經定義了四代機或者說五代機) 美國空軍把戰后的第一代超音速戰斗機,比如說F-100這樣的型號,劃為第一代。像F-4這種能夠飛2倍音速的戰斗機,被劃分成了第二代。F-16和F-16分成了第三代。90年代開始試飛的F-22,更是定義了四代機的“4S標準”,也就是超機動、超隱、超音速巡航和超視距攻擊。 戰斗機劃代的概念在冷戰結束后的90年代迅速得到傳播,當時全球戰斗機市場進入了一個非常火熱的競爭階段。俄羅斯也好,歐洲也罷,都迅速接納了這個有利于營銷的概念。 歐洲人順勢就把他們正在研發中的“鷹獅”、“陣風”和“臺風”定義為3.5代機,意思是要比美軍的F-16和F-15都要更先進,但同時整體技術水平沒達到四代機標準。 俄羅斯為了在宣傳上面壓美方一頭,他們為蘇制戰斗機多分了一代。具體區別,就是把米格-15、米格-17這樣的亞音速戰斗機化為了一代機,其他機型依次往后推,米格-29和蘇-27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四代機。之后對標F-22蘇-57也就成了五代機。 美方之后也意識到俄式劃代標準更適合營銷,后期也把自己的標準和俄方對齊顆粒度,于是F-22和F-35也都成了五代機。 (2024年12月17日下線的F-15EX,按現在的國際標準算四代半戰機) 國產戰斗機的劃代沒有受美俄得太多影響,我們把50年代生產的殲-5和殲-6劃分為第一代戰機,殲-7和殲-8這兩種能飛兩倍音速的戰斗機,劃為第二代,之后研制的殲-10和殲-11就是第三代戰斗機。殲-20和殲-35這兩款隱身戰斗機就是四代機。 如果按照我們的國標來劃分的話,年末剛剛試飛的兩款“六代機”應該算是國產第五代戰斗機,但如果按照國際標準來看,它倆就是六代機。 所以話說回來,美國現在有人嚷嚷著要研發七代機,很顯然也只是喊喊口號罷了。畢竟截至目前,美軍對于六代機該怎么搞,依然沒有一個清晰的共識。不過,中國已經拿出了兩個六代機的樣板,接下來無論是洛馬公司還是波音公司,就多了兩個可以抄作業的對象。 (銀杏葉和褐雨燕其實是國產第五代戰斗機,但國際標準算六代機) 在新一代戰斗機的發展上,不出意外,咱們就要引領世界潮流了,美國反而要扮演那個模仿抄襲或者說摸著石頭過河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