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山東通航(872357)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81.62萬元,同比增長29.20%;實現凈利潤214.54萬元,上年同期為-98.20萬元;當期毛利率為29.90%,同比大增473.92%。公司業績增長的背后,隱憂猶存。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6月30日,山東通航財務報表未分配利潤累計金額-2911.55萬元,未彌補虧損-2911.55萬元,達到公司股本總額3238.84萬元的三分之一以上。9月7日,公司將召開2021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關于公司未彌補虧損超實收股本總額三分之一的議案》等相關議案。 新拓項目 閑置飛機盤活…… 山東通航成立于2007年9月,2017年11月在新三板掛牌,主要產品與服務項目包括農林噴灑、應急救援、航空護林、航拍航測等通用航空服務。公司屬于航空運輸業的通航類服務型企業,擁有KA32、AW119、BELL407/429、AS350直升機和運5、P750固定翼飛機,是卡莫夫設計局在中國授權登記最高的KA32機務維修合作方,是具備甲類飛行資質的國有控股通用航空公司。 公司以投標或競爭性談判直接獲取服務訂單為主,客戶主要是具有通用航空服務需求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等。公司利用自身優勢,依托北汽集團優勢資源,以山東為基地,業務遍及北京、湖南、廣東等地。 從盈利模式看,在進行飛行服務項目時,公司與客戶簽訂合同后,按照客戶需求制定詳細的飛行方案,公司提供飛機和機組人員,客戶按需提供專業的技術和配套設備開展飛行任務。公司采用“成本估算 合理利潤”的定價方式,其中,成本估算會充分考慮飛行人員和機組人員的成本、原材料的消耗、飛機的折舊、日常期間費用和飛行環境因素等方面,參照同行業的利潤率,保證公司的有效運行。公司通過不斷優化業務結構,來提升可持續盈利能力。 對于上半年業績的增長,山東通航解釋稱,公司應急救援業務開拓有力,續簽了山東項目,新開拓了重慶和內蒙古項目,KA32飛機檔期銜接較好,收入增加796萬元;公司新開拓了H135托管業務,兩架飛機托管中標金額674.4萬元,收入增加194萬元。此外,公司閑置飛機盤活取得一定成果,此項收入增加了613萬元。 半年報還顯示,山東通航的董事長為李瑞義,李瑞義同時為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持經營工作),而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為山東通航的控股股東;山東通航董事孫超,為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山東通航監事李秀峰,為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多個問題待解 雖然山東通航上半年業績同比有所回暖,但目前來看,公司未彌補虧損額已達-2911.55萬元,超過了公司實收股本總額的三分之一,且該指標的絕對值已接近公司實收股本總額。公司對此將采取何種措施解決該問題?8月24日上午和下午,經濟導報記者兩次撥打山東通航董秘趙鼎的辦公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而在半年報中,山東通航坦言,受股權轉讓和疫情等因素影響,公司業務開拓受阻;傳統項目競爭日趨激烈,競標價格低,利潤空間不斷壓縮,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屬于重資產行業,航空器的采購及融資成本較高。同時,公司機型較多,部分航空器閑置,資產利用率處于較低水平,閑置成本較高。 有接近山東通航的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下一步,該公司在穩定原有訂單的同時,將積極開拓新的業務,挖潛增收;通過置換融資合同等舉措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加大閑置飛機盤活力度,增加業務收入。 通用航空屬于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業,專業人才包括飛行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以及掌握維修技術的機務人員都是通用航空企業的核心,也是整個通用航空行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專業技術人員才從成長到成熟,需要培養數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且企業要付出高昂的費用成本。一旦飛行員流失,通用航空企業不僅無法拓展公司業務,甚至連現有業務也無法保證。因此,對于山東通航以及同類企業而言,如何培養、留住專業人才,也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