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貴州且蘭通航 侯珉 侯珉 什么樣的人學飛行有難度(不容易) 學飛行與學開車比有簡單的地方。 比如:不像開車,你保證不撞人家,但不能保證別人不主動撞你; 比如:開飛機過程中不像地面,有許多交通標志,限速限行、紅綠燈之類; 比如:開車不能分心,不能撞人、不能撞車也不能撞馬路牙子……。 但學飛行、開飛機終究比開車難。 比如:現(xiàn)階段飛機不能想飛就飛,實踐的機會少; 比如:不能像開車,搞不明白可以停到路邊,慢慢想明白,甚至可以打個電話問問親朋好友; 比如:三維空間運行,比車的二維平面多了一維,這里包含2層意思,一是道路不是現(xiàn)成的,是想象出來的,而且還要盡可能地保持在這個想象的路上----著陸的下滑線,進離場程序等;二是人腦本身不支持一心兩用(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多出一維可能要一心三用,一心四用,一個五邊著陸如果從自動駕駛方面考慮,可能要俯仰姿態(tài)(大、?。⒏叨龋ǜ?、低)、下降率(大、小)、橫側(cè)坡度、縱軸方向(左右位置、風向風速)、速度(大、小)、油門(前后位置)、拉桿量(快慢、多少)、下滑線(高低)等至少8個通道……。 盡管說:只要有錢、有閑是人就都可以飛出來(----最終掌握飛行技能)是個恒久的、顛覆不破的真理,但大家應該明白并不是人人都能飛好的,人人都能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飛行技巧的。 為什么?因為人與人之間個性差異始終明顯地存在,有許多不好的個性(有些是長時間養(yǎng)成習慣的個性)會嚴重阻礙飛行技巧的學習和掌握,成倍地延長學習的時間過程。最終可能就會導致個人失去了學飛行的興趣、失去了學飛行的信心而放棄學習。 一、緊緊張張、放松不了的人學不好(緊張的人) 表現(xiàn)為:空中抓桿、蹬舵很緊而不自知;肌肉繃緊,肌肉哆嗦,總向一邊帶坡度,要么不動、要么一動就動作量很大,手腳不聽使喚;飛完睡一覺醒來渾身肌肉酸痛; 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原因都有可能,不適應空中環(huán)境、恐高、不自信、或急于求成、或急于證明給別人看都有可能導致過度緊張。 適度的緊張,對學飛行而言是需要的,因為飛機在動,接收的信息量很大,需要處理的信息很多,只有適度的緊張才能加快大腦的運轉(zhuǎn),才能應付; 克服和改進這一狀況的方法:除教員在空中提醒放松外,自己要經(jīng)常問一下自己是否過度緊張?是否手腳僵硬?是否心有余而力不足(手腳動不上去)。 二、膽小、在空中畏首畏尾、縮手縮腳的人飛不好(膽小的人) 飛行的學習過程是手腳腦協(xié)調(diào)的過程,是手部小肌肉群變得敏感可控的過程(不是大臂帶小臂的運動),是有意識動作逐漸演化為下意識動作的過程,空中不敢動的人通常學不好,捏著而不是握著駕駛桿飛不好,把手放在腿上或必須有個依托才能放松的人飛不好。沒經(jīng)歷過起飛畫龍、五邊畫龍的人,你也不敢放他單飛,因為單飛時一旦遇到他將處置不了。 只有動,才能知道動多了還是動的不夠,才能在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時知道動作量及可能導致的結(jié)果,才能建立起正確的反應,才能逐步進步。 三、不愿意在地面下功夫、不愿意去主動記憶一些事的人飛不好(懶的人、記憶力差的人) 飛行的程序(比如開車、滑行、起飛、航線、三轉(zhuǎn)彎、四轉(zhuǎn)彎、下滑、目測、著陸等)、發(fā)動機數(shù)據(jù)、飛機飛行的數(shù)據(jù),海量的數(shù)據(jù)需要背,在地面倒背如流者空中一緊張能想到一半已屬上乘,不背,空中腦中基本就是一片空白,空中總忘動作,說明地面準備、記憶不夠。 科學早已證明,沒有7遍左右的重復一般人是難以記住事的,一遍就記住了,那是天才,而天才是鳳毛麟角。因此說,反復琢磨、反復記憶、強化記憶才是正道。比如起落航線,要大聲的講給自己聽,講給教員聽??傉J為自己是天才的,通常是蠢材。 四、大大咧咧、隨便慣了的人飛不好(不嚴謹?shù)娜?、粗心的人?/strong> 有人說好的飛行員或多或少都有些強迫癥癥候,有道理?。。∫驗轱w行過程中出現(xiàn)偏差是常態(tài),(高度)高了、低了,(速度)快了、慢了,(油門)大了、小了等,飛行員的任務之一就是把他們調(diào)整到標準。一個大大咧咧、隨便慣了的人覺得高點低點沒啥,快點慢點湊合,大點小點都行,一是手上的小肌肉不能得到練習----找不到感覺,二是目測著陸是個很精細的活,航線上數(shù)據(jù)飛不準,怎么可能落準?必然是落的前一個后一個、左一個右一個,規(guī)律性的東西很難體會和掌握。所以有人說學飛行會使人變得嚴謹。 五、不是總往前想(前面還要做什么),而是總是往后想,想得太多的人飛不好(心眼小的人、心態(tài)不好的人) 表現(xiàn)為:1、不能有錯,有錯了就耿耿于懷,不能忘懷,不能迅速調(diào)整思路,往前想,做好后面的動作,變被動為主動,結(jié)果是全亂了套;2、有錯了教員也不能說,一說就開始琢磨教員說的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解釋解釋,結(jié)果一樣的,后面的全亂了套。 飛機在空中停不?。。?!要向前看、往前想!搞不明白就別瞎想了,落地再說。 六、擰的人、犟的人、具有強詞奪理性格的人通常飛不好(死要面子的人、固持己見的人)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杂龅揭恍┬愿裼行┤毕莸娜?---強詞奪理的人,明明錯了,但嘴上不饒人,無理也要狡辯三分,這樣的性格或曰人,學起飛行來很吃勁。本來飛行對初學者來講,出錯是常態(tài),學員如果能自己認識到改正即可;自己認識不到,教員指出來,下次注意即可。但有的人不是這樣,即便是自己做錯了、自己發(fā)現(xiàn)了也總要給自己找個臺階下,把原因歸咎到天氣、飛機、前后機、別人身上,似乎只有這樣心理才平衡,總不愿承認自己有錯,學習起來進步一定是慢的。 七、不研究注意力分配的人通常飛不好(不用腦的人) 注意力分配通常講是分配和轉(zhuǎn)移兩個方面。前面提到過,因為作為人通常比較難以一心兩用,所以注意力要有重點,注意力轉(zhuǎn)移要有順序,忙而不亂,快而有序。注意力分配與轉(zhuǎn)移再通俗點講:就是在什么時刻應該看什么地方,看的對,事半功倍,看不對,事倍功半。有的人在空中就沒閑著,頭不停的左看右看,偶爾也可能會合拍,但難以持久;有的人顧此失彼,盯住一個東西(比如儀表或艙外)時間過長,犯了注意力分配單打一、顧此失彼的錯誤,比如:三轉(zhuǎn)彎動作怎么看、四轉(zhuǎn)彎動作怎么看及四轉(zhuǎn)彎后期判斷對正跑道的早晚;再比如:五邊著陸過程中判斷與修正飛機左右位置及照顧油門大小等。 八、成功人士通常學不快、飛不好(自負、自滿的人)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人士必然有其成功的思想(思維方式)、工作方法及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如果不能注意到飛行學習初始階段關鍵是模仿,這可能就要走彎路;如果不能認識到飛行是腦力 體力的一項活動、要講究運動科學的規(guī)律和套路(既不是純腦力例如做數(shù)學題,也不是純體力例如健身),那也學不好。 循規(guī)蹈矩只可能普通不可能成功這是事實,但學飛行初始如果不聽教員的話,不按教員說的做,自己研究、自己發(fā)明創(chuàng)造學法、飛法,那是要走很多彎路、浪費很多時間的。 飛機自發(fā)明至今不到120年,摔死了不少英雄好漢,目前還沒有一本前人寫的書提倡自學飛行,飛行中坑很多,要命的失誤真要命。需要戰(zhàn)略上藐視、戰(zhàn)術上重視,需要在學飛行初始階段具有歸零的心態(tài),循規(guī)蹈矩。 九、不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練、嚴格訓練,想偷雞摸狗、溜奸耍滑、混個執(zhí)照的人飛不好(走捷徑慣了的人) 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練、嚴格訓練、想靠蹭飛學會飛行,滿足于一知半解的人,滿足于能起飛落地的人;什么都想走捷徑,認為什么都可以做個弊、輕松拿個執(zhí)照的人出發(fā)點就不對,思想有問題,這樣拿到執(zhí)照還不如不拿。在學車上,這樣的人拿到執(zhí)照等于多了一個馬路殺手!對飛行來講,不是馬路殺手的問題,而是可能很快就去見馬克思的問題。 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充分認識到掌握一項全新技能的難度,心態(tài)調(diào)整好,虛心好學,不恥下問才能取得真經(jīng)。 十、不敬畏飛行的人,管不住自己的人,人來瘋的人飛起來后可能會要命?。S心所欲但尚未達到此境界的人) 雖說不經(jīng)歷風雨哪能見的了彩虹,但要知道飛行的翅膀像雛鷹一樣是一天天慢慢變硬的,要像老鷹一樣搏擊天空需要時間和不斷的歷練;這就像孩子還沒學會走路就要跑肯定會摔跟頭,而飛行的摔跟頭很可能是要命的。我們曾倡議:把珍愛生命的人拉進飛行圈;把有情懷的人拉進飛行圈。珍愛生命放在了第一位,不珍愛生命、什么都無所謂的人即使你有錢有閑、即使你有小聰明、學點東西很快也會勸你遠離飛行圈,因為教訓太多太多。 來源:且蘭通用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