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腐蝕沿金屬晶粒邊緣進行(圖9.4),危險性最大。雖然它通常不引起金屬外形的任何變化,卻使結構和零件的力學性能急劇降低,致使設備突然破壞。


4.jpg


  晶間腐蝕在鉻鎳奧氏體不銹鋼與高鉻鐵素體不銹鋼中均可見到,但出現這種腐蝕的條件及避免這種腐蝕的熱處理恰好相反。


  含碳0.03%~0.12%的奧氏體不銹鋼經過1050~1100℃固溶處理后,碳化物溶解于奧氏體中,淬火后碳保留在奧氏體中處于過飽和狀態。若在400~800℃區間加熱,碳自過飽和的奧氏體中以碳化鉻(Cr23C6)的形式沿晶界析出,使晶界附近的奧氏體的鉻含量降至不銹鋼耐腐蝕需要的最低含量以下,從而使腐蝕集中在晶界的貧鉻區,成為微陽極,Cr23C6和其余奧氏體區為微陰極(圖9.4)。這種貧鉻區的存在已為一些實驗結果所證實。


  鐵素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則發生在自925℃以上急速冷卻(如水淬)后,這種易受晶間腐蝕的狀態經過700~800℃短時回火便可消除。一般認為,鐵素體不銹鋼晶間腐蝕也是由于晶界析出Cr23C。引起貧鉻區的出現,C和N在鐵素體中的固溶度遠小于在γ中的固溶度,而C和N在晶界吸附趨勢大,因而Cr23C6在晶界的析出很快,一般的冷淬無法抑制晶界析出。由于Cr在鐵素體中擴散較在奧氏體中快,因而退火處理可以較快地消除貧鉻現象。


  在生產中檢驗不銹鋼晶間腐蝕的方法是試樣經過在晶間腐蝕敏感的溫度范圍進行晶間腐蝕靈敏化處理,即敏化處理,然后將試樣置于加速晶間腐蝕劑中。試驗完畢后,可將試樣用彎曲法、聲音法、電阻法、失重法等檢驗其晶間腐蝕傾向的大小。如發生晶間腐蝕,則用彎曲法將試樣彎曲成90°可看出彎曲部位有裂紋,嚴重者發生斷裂。用試樣從1.5m高度落在水泥地上聽聲音可聽到喪失金屬聲。電阻法可測定由于晶間腐蝕使試樣有效截面減少而引起的電阻增加。失重法可發現腐蝕量隨試驗時間增長而增加。有關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方法的具體規定,可參閱GB/T 4334-2008《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