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的碳氮共滲是指在零件表層同時滲入碳、氮的熱處理工藝。與單一滲碳相比,碳氮共滲有許多特點,如碳氮共滲溫度較滲碳溫度低,因而滲碳過程中奧氏體晶粒較細小,共滲后一般可直接淬火。因此,簡化了生產工序,節約了能源,并減少了零件的變形。


  根據所用介質的物理狀況不同,碳氮共滲可以分為氣體碳氮共滲、液體碳氮共滲和固體碳氮共滲三種。根據共滲溫度的不同,又可分為低溫(500~600℃)、中溫(750~850℃)和高溫(900~950℃)碳氮共滲三種。其中,低溫碳氮共滲即目前廣泛應用的軟滲氮法,其表層主要以滲氮為主,用以提高零件的表面耐磨性和抗咬合性;中溫碳氮共滲,其目的與滲碳相似,主要是提高零件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與滲碳零件相比,將使零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抗疲勞性能;高溫碳氮共滲,以滲碳為主。我國的熱處理廠家,以中溫氣體碳氮共滲和低溫氮碳共滲應用較廣泛。



一、中溫氣體碳氮共滲 


  氣體碳氮共滲的介質實際上是滲碳和滲氮用的混合氣體。目前,在熱處理生產中常用的方法是在井式氣體滲碳爐中滴入煤油,使其熱分解出滲碳氣體,同時向爐中通入滲氮所用的氨氣。在共滲溫度下,煤氣與氨氣除了單獨進行滲碳和滲氮作用外,它們之間還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活性碳和氮原子,從而促進了共滲處理。其反應如下:


    NH3+CO→HCN+H2O;


    NH3+CH4→HCN+3H2;


    2HCN→H2+2[C]+2[N]。


  共滲介質中氨氣所占比例對共滲層的碳氮濃度、相組成以及滲層深度均有影響。氨量增加,滲層氮含量提高,碳含量降低。因而應根據零件鋼種、對滲層組織和性能的要求以及共滲溫度等來確定氨氣比例。


  此外,有的工廠采用滲碳富化氣(甲烷、丙烷、城市煤氣等)加氨、三乙醇胺、丙酮加甲醇加尿素等作為共滲劑。


  碳氮共滲溫度隨鋼種而異,一般在820~870℃內選擇。碳氮共滲時間取決于滲層深度、共滲溫度、共滲介質及鋼的化學成分。


  氣體碳氮共滲的主要特點是:


   1. 氣體碳氮共滲的力學性能兼顧滲碳層和滲氮層的優點。與滲碳層相比,表面硬度更高、耐磨性好,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耐蝕性,以及由于共滲層存在殘留壓應力而提高了鋼的疲勞極限;與滲氮層相比,共滲層深度深,表面脆性小。


   2. 由于氮的滲入提高了滲層的淬透性,共滲后可用較滲碳溫度低及較緩的冷卻介質淬火,減少了零件的變形,而且奧氏體晶粒比滲碳細,提高了零件的心部韌性。


    氣體碳氮共滲速度大于單獨滲碳和單獨滲氮的速度,縮短了生產周期。


  滲碳和碳氮共滲對于一般的不銹鋼(以防蝕為主的不銹鋼)來說,增加了鋼表面的碳含量,因此會降低鋼的耐蝕性;只有在少數情況下,例如模具、滾動軸承、彈簧和刀具等產品,由于其表面要求高硬度和高的耐磨性,基體要求具有良好韌性的馬氏體不銹鋼,方可進行滲碳和碳氮共滲熱處理。



二、低溫氮碳共滲(軟滲氮)


  低溫氮碳共滲是在含有活性碳、氮原子的介質中同時滲入氮和碳,并以滲氮為主的熱處理工藝。


  氮碳共滲不但賦于工件耐磨損、耐疲勞、抗咬合和擦傷的性能,以及處理溫度低、時間短、變形小的特點,而且不受鋼種限制,適于碳素鋼、合金鋼、不銹鋼鑄鐵及粉末冶金等材料。已普遍在模具、量具、刃具以及耐磨零件中使用,并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不銹鋼零件進行軟滲氮時,在溶劑中加入四氯化碳,可加速鈍化膜的破壞,縮短共滲時間。


  氣體氮碳共滲的工藝參數是其溫度、時間以及滲入介質的活性和加入量,同樣是根據零件的技術要求來選擇。


  軟滲氮的溫度通常為530~580℃,在570℃左右氮在α相中具有最大溶解度。對于高鉻不銹鋼和高速鋼而言,為保持工件的整體強度和紅硬性,軟滲氮溫度不能超過其回火溫度。


  軟滲氮時間為1~6h。軟滲氮后的工件一般采用快冷(油冷)。快冷不僅使滲氮件表面色澤好,而且能進一步提高零件的疲勞強度。對于變形要求小的工件,軟滲氮后應當緩冷。目前,熱處理廠氣體軟滲氮的介質主要是:50%氨氣+50%+50%吸熱型氣體。






聯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