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的概念及分類
①. 震源。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稱為震源。
②.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稱為震中。
③.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個地方或觀測點(如地震臺)到震中的直線距離,稱為震中距。
④. 震中區。震中附近的地區稱為震中區。強烈地震時,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稱為極震區。
⑤.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離稱為震源深度。
⑥.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動以波的形式從震源向各個方向傳播,稱為地震波。地震波根據波動位置和形式可分為體波和面波。
⑦. 地震震級。地震震級是指地震時釋放出來的彈性波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釋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級也就越高。震級與地震釋放出的總能量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
⑧. 體波。體波是一種通過地球體內傳播的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縱波(P),亦稱壓力波,質點振動方向與震波前進方向(發射線)一致,靠介質的擴張與收縮而傳遞,其傳播速度約5~6km/s,最先到達震中,振動的摧毀力較小。橫波是剪切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為3.2~4.0km/s,第二個到達震中,又稱S波,它使地面發生前后、左右抖動,破壞性較強。
⑨. 面波(L)。沿地表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面波的傳播速度最小,只有3km/s,但振幅大,故對地面的破壞最大,面波又分為瑞雷波(R)和樂夫波(Q)。瑞雷波(R)傳播時,質點在波的傳播方向和地表面法向組成的平面內作橢圓運動,而與該平面垂直的水平方向沒有振動,如在地面上是滾動形式。樂夫波(Q)傳播時,質點在與傳播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運動,即在地面上水平運動或者在地面上呈蛇形運動形式。
二、縱波、橫波和面波的比較
縱波(P)跑得快,但是它很弱,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因為地震預警,基本上就是要先利用地震P波,地震P波檢測到以后就可以計算出災害有多大,地震臺就可以告訴大家一會兒面波要來了,大家可以采取措施盡可能減少損失。
三、地震烈度
地震對地表和地表建筑物的影響和破壞的強烈程度,稱為地震烈度(表15.1)。
①. 基本烈度是指一個地區的未來一百年內,在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②. 場地烈度是指建筑地因地質、地貌地形和水文地質條件等的不同而引起地震基本烈度的降低或提高的烈度,一般來說,建筑場地烈度比基本烈度提高或降低半度至一度。
③. 設計烈度又稱計算烈度,是在地震基本烈度的基礎上,考慮到建筑物的重要性,將地震基本烈度加以適當調整,調整后的抗震設計所采用的地震烈度稱為設計烈度。